一个文科生的基尔霍夫定律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文诗

  文诗,女,汉族,1995 年7 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电子工程系 2013 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2 班学生。曾获2015 年国家奖学金、2014 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成都航院英语口语比赛、听力比赛一等奖;获学校勤学上进好人、三好学生、学习标兵等。

我是芸芸学子中普通的一员,每天做着最普通的事:上课、学习、思考。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座右铭是简单易记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小学沿用至今。偶然读到欧阳修的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深以为然,牢记于心,引以为座右铭。而后的生活慢慢开始有所变化,因为 “读书”。

文理兼修 迎难而上

第一次让人觉得有点特别,是因为我的成绩。

“年级第一的成绩”让大家认识了我,同时 “理科专业年级第一的文科生”,让大家记住了我。

我违背 “常理”地选择了工科院校的理科专业,于是在一堆理科生中用“弱势”展开了学习和追赶。

最初,看到专业课程的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我的心里就开始犯难。同学们友好地告诫我理科是 “很难的”,老师也安慰着说 “文科生没有基础,理解起来是有点困难的”。可是,哪有一门学科是容易的,哪有学习是能一蹴而就、无须积累的呢?于是我下定决心从零开始,用最短的时间赶上大家的脚步,我要用实践证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在学习数电的第一天,我做出了一件让自己也意外的事情———竞争并当选了数电课代表。我知道这是我最担心的学科,也就是我最要努力的地方。深知当课代表首先上课就要全神贯注,起到带头作用,其次要把学科学到最好,自己没有问题,还要帮助同学们解惑答疑,这就需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加倍努力。因此,用课代表的责任和义务督促自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第一天,老师提到的简单的电学常识我只有模糊的印象,让我很沮丧。于是在第二天课前,我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好好补习了基础知识,果然课堂上对于老师讲到的点不陌生了。第三天课前,我提前预习了第一小节的知识,明显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了。而后,我开始预习一整章的知识点,在老师提到某点的时候,我已经能迅速并提前说出答案了。

课本的每一页我都写下密密麻麻的笔记,教室的第一排也成了我的专属位置,课上回答提问时总有我的声音。每个晚上一定要抽出一个小时巩固课上所学的知识点,每个习题至少要练习六七遍。到后来我能自己分析思考解决习题,能帮助同学们解决困惑,能帮助大家划复习重点。

一点一点地积累,一点一点地改变。不到两周的时间,我从担心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同学们眼中的 “什么都不懂”到 “你怎么都知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老师口中的 “你多问问其他同学”到 “课后你们可以多问问文诗”。学习上的进步带来的欣喜让我更加充满了动力。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门学科。在后来的模电、单片机、C 语言等课程的学习中,我已经不需要学习数电时的 “过渡期”了。我也已然成为一名 “理科生”。

有人质疑说:“你一定是背下来的吧?”我确实运用了文科生的特性。大家觉得文科生的记性特别好,我却不然。一个知识点看一遍记不住,就多看两三遍,看一天记不住,就坚持天天看。如果印象还不深刻,我会一遍遍地默写,“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次,我试着用文科生的思维多去理解和感悟,梳理知识框架,理清解题思路。把知识消化透之后,总结成清晰的条理。

在我看来,学习并不分文科和理科。学习在于努力和坚持,更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文科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理解和整理众多的知识点和结构关系,在学习理科的时候,我懂得如何理性思考和做事公式化、标准化。这两者并不存在优势和劣势,也不相互冲突,在结合之后,对我的学习更是有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在期末的成绩单上,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位。成绩是对我的付出和努力最好的检验,我交给了自己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

努力付出 感激收获

因为对学习数电的重视,第一周课堂上简单的基尔霍夫定律至今让我印象深刻。电流定律中,在任意节点,输入电流等于输出。理科生眼里平淡无奇的一个定律,我却感慨颇多。

这两年多的学习生活,就如这定律,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你付出了多少决定你能收获到多少。努力的程度是和收获的成绩相匹配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因为担心学不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巩固。记不住的知识点一遍遍默写,弄不懂的习题一遍遍练习,学不会的章节一次次问老师。在一点点地努力下,学科成绩成了最高分,总成绩一直保持在班级第一,智育成绩全系第一。

因为知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在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努力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实训操作的时候,勤动手,多提问,细心做好每个细节。从产品的组装做到完整美观,引脚的长度控制到长短一致,导线的布置整洁合理,到每个小小的焊点都力求做到最完整光滑。实训的成绩均为优秀。

因为担心写的论文和报告不够专业,我跑遍图书馆,翻阅各类专业书籍,摘抄精华,反复斟酌融合成为一句话。每个专业词汇再三理解其含义和用途后才写入文章。实训报告被老师作为写作模板。

因为想要社会实践调查更为真实有效,我用了一周的时间,设计问题,印制问卷,采访和调查了100 位同学。将收集到的数据分类统计,准确计算后,分析和剖理产生的结果和原因。调研报告也很幸运地从全院五百多份中被筛选出来,成为32 份优秀作品之一。

因为想要更深刻地认识本专业,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寻找电子科技公司实习。从实习中我更加认识到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性,了解了未来专业的发展,积累了工作经验,学习了如何把所学运用到实际。加上在校的学习和思考,对于本专业认识总结比较深刻,我受老师邀请给本专业9 个班同学进行演讲和交流。

因为想完成状态最好的5 分钟演讲,本来对 PPT 只知一二的我努力学习字体、排版、动画制作等各个方面,重复修改一秒钟的切换、一个进入旋转的动作、一个形状的设计,把演讲稿的内容精确到对得上每个字、每一秒,一遍遍试讲到喉咙沙哑。最后我以最高票数获选勤学上进好人。

我每天坚持用英语自我对话,在英语口语、听力比赛中获一等奖,通过了英语四、六级。每学期成绩保持第一名,获得成都航院三好学生、学习标兵、优秀学生等。而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的获选,让我深受鼓舞。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在成长和收获中,贴在我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但是我知道,我不是大家眼中那种厉害的人,我也没有任何过人之处,我最开始的初衷只是想要学到更多的东西,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基尔霍夫定律中有一条:环路为零。学习的这条路上,也是充满各种经历,会得到,会失去。当你遇到艰难挫折时,你退缩了,放弃了,是减分;当你面对挑战时,你坚持了,成功了,是加分。失败了的经历,可能是减分,但是收获和积累到的经验也是加分。加加减减,最后都相互抵消。

失望和沮丧的时候,不能放弃,要继续前行。收获和成功的时候,不能骄傲,要更加努力。所以我也常提醒自己记得 “初心”———为了获得更多知识充实自己;也提醒自己要 “清零”———用最积极的状态去学习、去生活。

雪莱说:“我们愈是学习,愈是感觉自己的贫乏。”学习得越多,反倒越看到自己的无知,越看到自己懂得太少、做得还不够好,还有太多需要完善和提升的地方。每一个收获也在提醒我要更加努力,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

我很感激学习给我带来的美好改变。在没有学习唐诗的时候,我不会知道落日晚霞可以用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描绘意境美;在没有学习语文的时候,我不懂得赏析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所表达的人的强大和渺小;在没有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不懂得如何更科学地、理性地去生活;在没有学习电子的时候,我不曾想到小小的电线电阻,竟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过去的收获我会好好珍藏,轻轻放下,因为学海无涯。未来在前,我也已整装待发。

师长点评:一个学文科的女生,选择了理工科的电子技术专业,勤奋好学,靠着一种坚持,她成为年级的第一名;一个诗一般的女孩,内外兼修文理并进,努力践行着 “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成航精神,她登上了2015 年学生好人榜之首。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 陈玉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