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前行不止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四川师范大学 韦俊男

  韦俊男,女,汉族,1994 年5 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2012 级法学专业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中国第十三届 Jessup 国际法模拟法庭大赛二等奖、四川省第二届模拟法庭大赛 最佳书状奖、优秀辩手。入校后曾担任法学院学生会主席、校团委宣传部 《狮山青年》杂志社专题组组长、辩论协会会长助理、2012 级3班班长。

《大学》中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四年大学路,从踏足狮山的意气少年到启程远航的青年学子,四川师范大学给予我太多。在这里,我探索过专业学习的提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这里,我思考过大学的意义,找寻过未来的方向。

结缘法律 沉淀自我

小时候,我父母常常告诉我 “尽志而求无悔”。我对自己要求很高,无论是学习考试、专业竞赛、科研创新,我都努力抓住机会不断提升自己。

从大一开始,除了专业学习,我还经常在图书馆借阅或者购买课外书籍,自己在笔记上写满分析和总结。由于我专业学习踏实、成绩突出,曾获国家奖学金、6 次获四川师范大学学习奖学金、3 次获四川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奖学金,并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还获得了 “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 “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也正是因为专业知识扎实,课外积累丰富,我代表学校学院参加过多次专业竞赛,还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法学论文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专业学习之外,我还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回忆科研创新的经历,大一时我无法作为负责人组织立项,但这没有影响我对科研创新的热情,我主动联系了高年级中专业第一、能力突出的学姐,加入了科研团队。作为团队中唯一的大一新生,我竭尽全力跨越年级的限制,体现自己对团队的价值。项目有一次需要交调研报告,由我整理实地考察数据,任务安排两天后,其他人还没下笔,我就写好了报告。除了对所有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我还专门搜集权威数据与调研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全面解读。此外,我针对各部分数据反映的问题都依序写出了解决办法,并用不同字体区分出来,一目了然。我的主动积极、认真严谨让团队里的几位学姐都非常惊讶。认真付出终有收获,项目 《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现状的法律探究》最终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第九批科研创新重点项目,以A等结题。我负责

的第十批科研创新项目在法学专业17 个项目中评分第一,也获评 A 等。我还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 《法制与社会》《法制博览》上发表了3 篇学术论文。

2015年10 月我以推免生综合第一的成绩保送重庆大学攻读环境资源法研究生,为本科学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也将开始我人生新的征程。

结缘辩论 绽放梦想

作为法学院辩论队的一员,大学里我参加过大大小小三十余场辩论赛,在校内外的比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指导我的辩论队队长曾说在大一选拔辩论队员时,就震惊于我辩论分析中别出心裁的思维导图,大多数人写了一两万字的辩论分析,唯我一人详尽认真写了近8万字,那时便觉我较同龄人,做事更为细致认真、思考深入。常有人因为各种缘由无法按时提交作业,而我即使在旅途的火车上也会用手机写好了发到邮箱,不曾迟交过一回。

由于辩论和专业方面的突出表现,进入大三后,我被选拔成为杰赛普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四川师范大学代表队的一员。这项由美国国际法学生 联合会主办的专业性法律辩论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模拟法庭竞赛。自1959 年举办以来,每年超过80 个国家500 余所大学参赛,被誉为国际法学界的 “奥林匹克竞赛”。

事实上,在备战全英文的杰赛普辩论赛期间,我还在准备四川省第二届模拟法庭大赛,并且作为负责人组织安排校内外大型的 “12·4 首个宪法日”系列活动。巨大的比赛压力,沉重的课业负担并没有阻止我完成好任务。回到寝室小憩,半倚在床上的我还在考虑活动后续和两个比赛要交的诉状。“和我们说着话,话都没说完就睡过去了,叫不醒。大学这四年我们都习惯了你朝出暮归,常常我们都休息了,还能看见你的床透着灯光。”室友后来说。

我一直坚持只要选择的事,就有责任做到最好。虽然压力重重,困难不断,可正如我承诺,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我所在团队在Jessup 国 际法模拟法庭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所在的参赛队伍在四川省第二届模拟法庭大赛获得最佳书状奖,个人获评优秀辩手。我组织举办的四川师范大学 “12·4 首个国家宪法日”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受到了中国网、中国青年网、四川在线等多家校外媒体报道,微博话题互动浏览量达二十余万,效果显著。我还经受考验,顶住压力,在期末考试中仍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四川师范大学一等奖学金。

结缘团学 书写青春

进入大学,我就制定了自己的大学规划,提早安排自己大学四年每一年每学期的任务和重心。和大多数刚进入大学的同学一样,经历百团大战后,我成了班长,加入校团委宣传部、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辩论协会等多个组织,开始了早出晚归的大学生活。

从大一进校以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学生会、校团委、社团、班长、社会志愿服务,我对自己要求都很严,只要做,就一定会肩负责任,全心全意做到最好。在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级团结一致创优,获评 “五四红旗团支部”“四川师范大学十佳优良学风班集体”。

在 《狮山青年》杂志社,我从普通的文字编辑到专题组组长,制作了多期杂志。作为非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我,为了做好杂志、为了带好新生,我专门阅读了相关书籍,对大量杂志进行比较分析,从社会热点事件中获取灵感,从高校优秀刊物里寻求经验,总结着纸质媒介的表达共性。“有志者事竟成”,杂志社最终获评 “四川省十佳优秀校园媒体”。三年团学工作给了我很大的收获,多尝试、多学习,我们往往能在专业之外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也正是在这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三年,我收获着情感和成长。

作为法学院学生,我始终希望将自己的所学,力所能及地回馈给社会。2014年7 月,我曾到偏远农村调研社会养老保障现状,关怀留守老人。2015 年7 月,我负责组织党员到成都市锦江区琉璃社区等地为社区群众开展法律宣传、法律咨询、话剧表演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法律疑惑,宣传法律救济途径,还为留守儿童开办安全教育讲座。我们用爱心和热情,更用专业和知识,体现着青年的力量。

虽然我生活忙碌,但并不枯燥乏味。我会在寝室买一些小的盆栽,约着全寝室一起去西岭雪山上看早上第一缕阳光,给室友准备生日惊喜。我总能从生活小事中找到趣味。

获得奖学金,成功保研,这都只是我人生一个小的阶段。我还有更大的梦想要去实现,更长远的道路要去跋涉,二十几岁,恰同学少年,梦想再远,终能到达!

师长点评: 该生专业学习优异,科研创新能力突出,本科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并且积极参加科研创新,取得良好成绩,在各项专业竞赛中也有突出的表现。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严格要求自己,热心帮助他人,对学习和工作充满热情,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她还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在学院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当代优秀大学生。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 唐稷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