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四川理工学院 付英奎
付英奎,男,汉族,1993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理工学院材 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2级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第三届全国 “蔡司”金相大赛三等奖、校 “挑战杯”一等奖、校级一等奖学金,并获得优秀学生干部等。
积淀
经过一路的拼搏与努力,我终于在大四实现了我进入大学后的一个目标,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早就知道国家奖学金是一个莫大的荣誉,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更多,默默积淀。我一直坚守一个人生信条:“无论做什么,要努力去做到问心无愧。”
大学四年,转眼即逝,从高中的不懂事,到大学变成一个懂事的人,确实不易,毕竟天性总是懒惰的。然而为了成长,就注定会牺牲很多的 “喜欢”,牺牲很多的 “更愿意做”,实现自己的 “问心无愧”,就必须要克制自己,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成长的道路很多,静心学习、默默积淀永远是主干道。
记得大二下期某天下午刚刚考完了一门课,身边同学都在放松,而我却毅然决然地走进了图书馆,坐到了那熟悉的位置,一头扎进了专业课本。或许是我对铁碳相图情有独钟,抑或是我本身就对这门专业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不知不觉中,就学习到晚上图书馆闭馆。在查阅了一些相关知识书籍,以及对每本书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最终我绘制了四张铁碳相图,并将其重点标注在图上,而这些都是书本上找不到的归纳与总结。当第二天老师看了我绘制的相图时,对我大加赞许。
就这样,在多少个没课的晚上,在多少个没课的清晨,多少个周末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独自走进了图书馆。无论是巩固课堂知识,完成作业,还是看点课外书籍、杂志什么的,我觉得都是好的。尽量不浪费时间,默数着剩下不多的大学生活,一路就这么走了过来,尽管枯燥,却也不乏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图书馆一楼待久了,也认识了不少爱学习的人,有时候中午在图书馆眯一会儿,醒来看见旁边人还在努力中,就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我的大学生活就应该这样。
磨炼
尽管学习是大学生活里唯一不变的永恒主题,但我也意识到 “一心只读圣贤书”终究不是明智之举。大学大学,大道之学,要学的东西太多,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不懂。除了学好专业知识,能够站在讲台上有勇气面对很多同学滔滔不绝地讲话,能够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培养自己热心服务的性格、加强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大二刚刚搬到汇南校区,我就主动请缨,成为材料卓越班的班长,尽管压力很大,但一颗追求上进的心却一直默默推我前进。而这一当,就是剩下的全部大学时光。面对30 个同学,我多了几分沉重的责任。在其位,就要谋好其政,为了处理一些班级资料,对着电脑坐上一两个小时,或是从这栋楼跑到另一栋楼,已然成了我工作的常态,面对满头的汗水,更多的不是劳累,而是又完成了一件工作的轻松感。与此同时,我还光荣成为学生办公室的一名助理,认真对待老师交办的每一次任务是我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即使有时候要加班到晚上,或者利用自己空余的时间来完成,也要做好工作,有始有终。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身兼数职,工作量自然很大,尤其在复习阶段,合理安排时间,既不耽误学习,又不影响工作便成了我一直探索的方向。这就要求自己很多事情提前做,当日做,养成不拖沓的习惯。因为我永远不知道在明天的日子里,又会有什么突发情况影响我的时间安排,提前完成总是好的!
书香苦短 何妨一试
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在大三的下学期,我决定参加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大赛,尽管这是与我所学专业无关的一个大赛,而且我对当中大多知识并不精通,但这并没有阻碍我想去试一试的决心。通过努力,最后我还是获得了参赛资格。制作金相本身就是个技术活,需要勤加练习,再加之培训的那段时间恰逢暑假,每天的高温天气让人几乎难以忍受,在实验室那个闷热的环境中打磨金相试样,无疑是一种挑战。多少次莫名的烦躁,都被坚定的信念扼杀了。既然选择了,下定了决心要做好一件事,就要做到问心无愧,坚持下去。在挥汗如雨中,我总是暗暗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了这半个月,一切就好了。付出终归会有收获,最后我还是在比赛中拿到了三等奖。
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从大一的入党积极分子,到大三的中共预备党员,再到后面的转正,每一次组织生活,每一次党课学习,都让我深深受到洗礼,随时记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给身边人树立榜样,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
收获的意义并不意味着庆贺,而是一种更好的激励,要不断努力,继续前进,怀揣着一颗永不止步的心。坚持着那 “问心无愧”的态度,做自己想做的那个人,不负青春,不负大学时光。
师长点评:付英奎同学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党员,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参加学校活动,还勇于创新,多次参加全国 “挑战杯”,在工作上认真负责,生活中勤俭节约,作风优良,是学生党员中的模范!
四川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林修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