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四川师范大学 唐传思

  唐传思,女,汉族,1994 年10 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对外汉语专业2012 级7班学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学习奖学金及学术科技奖学金、2015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C 类三等奖、校优秀团干部、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个人、中国扶贫基金会 “善行100·圆梦六一”活动优秀服务者、四川师范大学国学文化大赛三等奖。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虽从小远离父母身侧,但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渐学会自立、自强、自爱,学会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大学期间,对于学习我从未松懈,曾获国家奖学金一次、学习奖学金六次、学术科技奖学金两次、社会工作奖学金一次;期间也多次参加各类竞赛,曾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四川师范大学国学文化大赛三等奖等。与此同时,本着锻炼自己、服务他人的精神,我还参与了不少学生工作,曾任班级团支部书记、留学生语言办公室助理、学院分团委副书记等职,现任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

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可以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一路走来,虽充满坎坷,但我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

我的语言梦

在我眼中,语言是极具魅力的。我热爱倾听,也热爱表达。在纷繁多彩的世界中,不同的语言带给我们不同的文化情感及生活体验,而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能力亦是不可或缺的,其中最基本的当属汉语和英语。作为一个地道的四川人,要将普通话说得流利而标准并非易事。在大一的普通话课堂上,老师说我最大的问题是气息不足、咬字不清,这样的普通话对于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来说是不合格的。于是我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语音面貌。值得庆幸的是,那时的我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学姐,并跟着她一起参加早晚的读书活动,早上读英语,晚上读 《论语》。就这样,我们一直坚持,从未放弃。即使冬天寒风刺骨,也仍迎着初升的朝阳,伴着日落的晚霞,大声喊出 “I have a dream”!从前辈那里,我懂得了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才能不负青春。半年后,当 我在普通话课上表演话剧时,老师毫不吝啬他的赞扬,微笑着对我说: “做得好!”直至今日,我仍然坚持早晚读书,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割舍不掉了。

除了标准的普通话,英语也是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在英语的听说读写中,我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弱。每当口语老师鼓励同学们互动时,我的内心是矛盾的,既想抓住机会练习自己的口语,又害怕自己结结巴巴地讲不出话来,最后只好保持沉默。然而,2013 年的暑假之后,事情变得截然不同。那时学院迎来了一批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并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夏令营活动,在志愿者招募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原本只是想增加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但意外地收获了更多。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和这些留学生待在一起,帮助他们学习汉语、处理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由于他们的汉语基础大都不怎么好,与之交流时不得不借助英语,一个月下来,我的英语竟然突飞猛进,能毫无障碍地进行日常交流了。这是我首次真正接触到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在教学中,我意识到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艰巨,这样的经验也成为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通过一个月的相处,我还收获了来自生活的馈赠———真挚的友谊。

无论是一对一志愿教学还是接待来自国外的访问者,我抓住每一个机会去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那一个,但只要愿意付出,就一定会收获翱翔天空的勇气。

做自己想做和爱做的事

2014 年3月,我担任了学院的分团委副书记。和所有刚上任的干部一样,我和其他学生干部们都信心满满地誓将刚成立不久的学院两委发展成一个有特色的、优秀的学生组织。然而,当一项项繁杂的工作接踵而至时,我们才明白理想和现实毕竟有着一墙之隔,凡事应一步一个脚印。于是,我们从最基础的工作着手,脚踏实地,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打造学院的特色活动。

在这一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中,我接触了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友人,了解

了更多异域文化。在这些文化彼此的碰撞中,我深深感受到留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同时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2014年5 月,学院负责协助央视工作组开展 “2014 全球外国人汉语大会西南赛区初赛”。作为学院的学生干部,我主要负责志愿者的统筹安排工作。从志愿者选拔到培训,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虽然辛苦,但看到比赛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次比赛的参赛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域,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热爱汉语,热爱中国文化。其中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参赛者还给大家分享了她作为中国媳妇的幸福生活。

2014 年是我大学生活中最忙碌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分团委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还配合学院组织了 “孔子学院日” “嘤鸣讲坛系列讲座” “中国红色文化之旅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虽然因此牺牲了自己的娱乐和休息时间,但我觉得生活是无比充实和快乐的。期间,我认识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的人,我们一起学习汉语、学习各国文化,虽然有时会发生一些不愉快,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文化碰撞与交流中我懂得了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应有的文化态度,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不同文化间的矛盾,同时也更加刻苦钻研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独特的人生体验让我敢于做自己想做的事,爱做的事。

梦想是最大的舞台

我一直以为只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储备,就可以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但当自己独自面对十多个以色列留学生时,却有些不知所措了。

2014 年暑假,学院开展了以色列特尔海学院留学生夏令营,我报名参加了志愿活动并担任负责人。在给留学生上书法课时,老师由于堵车不能及时赶到,就让我先给学生们讲讲汉字的发展及演变历程。虽然清楚地知道这一部分的内容,但在面对汉语基础几乎为零的外国学生时,我不知道该怎么用合适的语言给他们讲解。零零散散地讲了一点简单的内容,但学生们似乎没有听懂,好在后来老师及时赶到,于是学生们开始正常上课。这虽只是一段小小的插曲,但我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学会使用合适的教学语言,学会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课堂。于是,在大三的对外汉语教学法课堂上,我积极争取每次上台练课的机会,且主动请教老师,询问老师对自己讲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大学三年多以来,我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奋斗。学院的飞速发展、对外交流项目的增多也使我有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平台去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文案处理等能力。曾几何时,我因害怕工作耽误自己的学习而挑灯夜读;曾几何时,我因不能及时完成工作而暗暗垂泪;曾几何时,我因忙着参加各种活动而渐渐与室友生疏,永远一个人走在路上……虽然很辛苦,有时连自己都想放弃,但最后想想,还是咬着牙继续坚持,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也正是因为这些忙碌和辛苦,让我从自卑变得自信、从懦弱变得勇敢、从犹疑变得果决。

2015 年9 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四川师范大学的保研资格并成功保送至暨南大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当初选择对外汉语时并不知道这个专业的真正内涵,直到深入地了解后才明白自己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虽然现在我还未成为一名真正的对外汉语教师,但我无论如何都会坚持下去,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度,有一天汉语能像英语一样成为世界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刚进校时的茫然到现在对梦想的坚定,大学三年生活让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加懂得了如何通过积攒经验让自己更加成熟,通过总结教训让自己不断进步,更加符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努力让自己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真正有用的人。

师长点评: 该生在校三年期间一直以严谨、认真、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思想端正、成绩优异、乐于奉献。作为党员,严以自律,积极进步;作为学生,勤学善思,持之以恒;作为干部,态度严谨,认真负责,是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 张春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