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编辑:四川学生资助网 浏览:loading...
我省教育扶贫工作从增加学校数量让学生有学可上、加强资助让学生能够上学、提升质量让学生能上好学、落实责任让学生都去上学、做好职教让学生增能增收等方面着力,努力提高贫困家庭学生的文化技能,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补短板促均衡,让学生“有学上”
坚持补短板、建学校、抓普及,依托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项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民族地区“一村一幼”、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等建设项目,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增加学位供给,让学生有学可上。
我省全力推进实施“全面改薄”重大建设项目,2014年至今已累计投入180.2亿元,占五年规划投入的78.2%,开工建设校舍面积793万平方米,完成设施设备采购金额32亿元。我省义务教育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2016年我省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比2013年提高0.48平方米、2.66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分别比2013年提高594元、1210元。
二、全资助强保障,让学生“能上学”
建立健全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体系,实施学前教育免保教费、义务教育“三免一补”、高中阶段教育免学费和发放助学金(民族地区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高等教育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并发挥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的救助作用,帮助全省53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截至2017年5月,我省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各学段人数总计约53万人,2017年省财政在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全程资助方面投入金额约14亿元。
三、抓队伍提质量,让学生“上好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培养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引导优秀教师校长向农村流动,选派优秀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等,让贫困地区学校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为学生上好学创造条件。
大力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2006年以来,全省累计招聘特岗教师33696人(2017年计划招聘特岗教师4000名);大力实施“免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2013年以来,我省定向培养免费师范生8780名(2017年计划招录培养省属免费师范生3000名);加大对各地公开招聘农村教师和安置省属免费师范生毕业生的指导力度,进一步补足配齐农村教师。三年来,省财政每年投入4亿元建设1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大力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落实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中央奖补和省级专项资金共计投入8.8亿元,惠及农村教师19万人。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2017年计划培训农村教师不少于5万人。
四、定责任保普及,让学生“都上学”
落实县长、局长、乡长、村长、家长“五长”责任制,加强“控辍保学”痕迹化管理,重点掌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重度残疾儿童的入学情况,及时让辍学学生进校就读或送教上门,确保学生“都去上学”。
五、抓职教拓渠道,让学生“就好业”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强化行业指导作用,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提升职教水平。引导贫困家庭孩子就读职业学校,让贫困家庭通过就业增加收入。努力推动贫困地区中职教育发展,实施“9+3”职业教育免费教育计划,让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初中毕业生免费到中职学校接受职业教育,学会一技之长,找到就业岗位,确保学生“进得来、学有长、就好业”。
编辑:苟 曌
信息来源:四川省教育网